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好消息!政府居家養老又出大招!在人們的印象中,養老院應該是掛著醒目的牌匾、被圍在圍墻里的,并且有專門的處所。讓老人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傳統養老院里的一切服務,完美打造了一座沒有圍墻的養老院。這就是“虛擬養老”模式。
我國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起步于 20 世紀 80 年代,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進步,但也存在諸多問題。隨著老齡化 的加劇以及家庭養老模式的退化,健全的社區養老服務顯得越來越重要。
前言:隨著老年人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養老服務行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很多養老院入住率偏低,養老機構的硬件和軟件條件不能令老人滿意是重要因素之一。
為進一步促進社區養老和家政服務業加快發展,我國決定對養老、托幼、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加大稅費優惠政策支持。
“9073模式”,是當前我國的主要養老模式,社區養老在養老格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作為一家社區養老機構,共享之家今天就來給大家分別分析一下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機構養老三種養老模式的利弊。我們必須承認,社區養老融合了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二者的優點...
據統計,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養老是每個家庭的最大關切之一。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人民群眾對健康、養老的需求日益增長。智慧健康養老悄然興起,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
今后,安徽省將支持智慧養老機構建設,實施智慧養老機構創建工程,引導已投入運營的養老機構創建智慧養老機構。2020年底前,全省將建設50家省級示范智慧養老機構。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市統計局近期開展了市民居家養老需求的相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以家庭為核心的居家養老是當前市民養老的主要模式,也是市民期望的養老模式首選。而完善醫保社保制度、增加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提高居家...
自2013年起,中國各部門多次發布文件推動醫養結合的開展,在2017年的十九大報告“健康中國戰略”部分中,也重點提到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我國養老服務業新一波密集紅利將至。據悉,繼4月國務院推進養老服務業綱領性文件出爐后
2019年5月,在民政部舉行的全國大城市養老服務工作會上,武漢市交流了以“家庭養老院”破解大城市養老“一床難求”的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