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市統計局近期開展了市民居家養老需求的相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以家庭為核心的居家養老是當前市民養老的主要模式,也是市民期望的養老模式首選。而完善醫保社保制度、增加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提高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成為他們的三大期盼。 八成以上老人選擇居家養老“自己照顧自己”比例超七成 調查顯示,在各種養老模式中,居家養老是市民當前養老的主要模式,占比為86.1%,比去年還要高上1.7個百分點。其中,在家自己照顧自己、在家由子女照顧、在家請保姆照顧的比例分別為75.4%、21.2%、2.2%。 市民結合自身家庭狀況選擇期望的養老方式時,更傾向于居家養老。調查顯示,“在家養老,由自己、子女或者保姆照顧”“在家養老,到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接受服務”“在家養老,由居家養老服務組織提供上門服務”等各種類型的居家養老獲得的青睞程度要遠遠高于其他養老模式。寧波市民對機構養老的熱情不是很高,選擇收費低的公辦養老機構和中高端民辦養老機構的占比僅為16.7%和11.5%。 經濟能力和健康狀況是市民選擇養老方式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選擇比例分別是60.5%和60.1%。當然,其他家庭因素同樣制約著養老方式的選擇,比如家庭其他成員的贍養能力(38.6%)、家庭關系是否融洽(35.5%)、家庭住房面積(29.5%)等。 調查中,有65.7%的市民希望政府能夠加大財政投入,設立更多的區域性居家養老機構。不少受訪市民表示,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各種養老產業、養老項目紛紛興起,但社會化的養老模式并不適合大部分老年人,絕大多數的老年人還是習慣于以家庭為核心的居家養老模式。 因此,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依托,大力發展培育以居家養老為主的普惠制的第三方養老服務機構顯得尤為重要。 市民期待 進一步完善醫保和社保制度多為老人組織一些文體活動 無論何種養老方式,都離不開完善的醫保和社保制度作為基礎。調查中,高達74.0%的受訪市民期盼進一步完善醫保和社保制度。 有市民坦言,一方面,養老資金最主要的來源是退休金和養老金;另一方面,看病就醫是老年人日常極為重要的需求。因此,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過上體面的晚年生活,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擴大醫保和社保的覆蓋面成為不可忽略的環節。 同時,隨著消費需求升級,老年人的養老需求也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需求更趨多樣化。調查顯示,對“組織文體活動”的需求排在養老需求的首位,占比為50.0%。此外,除緊急救助和提供生活用品、送飯、送醫、送藥上門等服務之外,開通老年人服務熱線、提供聊天解悶等關愛服務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隨著生活條件改善,許多老年人已經不滿足于“一天三頓飽”,而是希望生活內容多彩一些,精神世界豐富一些,文化、旅游、體育、娛樂、陪聊等都是老年人渴望的養老內容。 但是從調研情況來看,當前的居家養老機構服務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單一,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隊伍穩定性還有待提高,與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因此,能否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能否培育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人員隊伍,能否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消費需求,或將成為未來政府、社會、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 樂無憂智慧養老平臺 盛東信息自主研發的樂無憂智慧養老平臺是以先進的物聯網科技為依托,集老人健康檔案管理、呼叫中心、醫養結合、家政服務、老年關懷、緊急救援、老人端/子女端/服務端APP等諸多功能于一身,能實時、快捷、有效幫助廣大老人解決居家養老、機構養老服務過程中各種問題,讓廣大老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服務和關懷。 服務熱線400-021-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