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社區智慧食堂在國內很多社區出現,受到社區居民、主要是社區老年居民的歡迎。 社區智慧食堂之所以受老年居民歡迎,飯菜價格便宜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用數字科技造福老年人,為老年人創造了快樂用餐新場景。 社區智慧食堂營造的用餐新場景,最引人入勝的有兩點: 考慮到多數老人不熟悉數字科技,社區智慧食堂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食堂入口和就餐支付: 老人事先在社區食堂中完成基礎信息上傳,工作人員一鍵綁定老人賬戶;在之后的就餐中,老人無需掃碼、刷卡或付現金,只需站在智能刷臉支付終端前,不到1秒鐘,身份就會被識別出來,人臉、姓名、餐別、餐品、餐費等信息清晰顯示在屏幕上;確認信息無誤后,老人點擊“確認”即可完成支付,而后坐等就餐,整個識別、付費過程用時不超過5秒鐘。 二、營養成分看見,幫助老人食養結合 在就餐前,社區智慧食堂后臺系統會根據當天的排餐菜品,將每一種菜品營養信息顯示在智能營養屏幕上,便于老年人及時掌握營養攝入信息,控制飲食;同時通過大數據采集、分析和信息化技術,掌握就餐者飲食口味,并支持手機端查看菜品營養攝入情況、每餐營養攝入建議,總之用智慧化供餐幫老人做到食養結合。 人口老齡化為社會發展帶來諸多挑戰,其中居家養老需求日益增長和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為解決這些矛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勢在必行——社區智慧食堂就是優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可行方案之一。 盛東認為,社區智慧食堂出現的意義,不僅是完善養老設施、豐富智慧養老服務內容,更是科技適老、科技為老人造福的新體現——在用餐新場景中收獲快樂與幸福的老人,必然會增強對所在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而這正是智慧社區營建的初衷。 |